工作动态

第二届西部信息化峰会分论坛-“人工智能下的“两化深度融合”—直面沟通高层座谈会

        吴显名: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数据经济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作为经济增长新动能的作用日益凸显。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我们西部十二省、市企联,在中国企联、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再次隆重举办了“中国——西部企业信息化峰会”。为帮助企业贯彻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国家战略,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进程,特在峰会期间专题组织了“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直面沟通高端圆桌会。本次圆桌会有中企联、工信部、省经信委起草制定信息化建设方针政策的领导,有国内外知名IT行业与科技院所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的专家、教授,有企业负责信息化建设的CEI参加。我代表主办方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圆桌会采用座谈形式,直面沟通交流,企业家提出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问题,专家支招,政府领导解读支持政策。
        圆桌会的目的是,让政府了解企业实情,使政策更有的放矢;让专家与IT服务商知道企业的需求,使服务更具针对性;让企业获得解决信息化建设的更好办法与更优方案。通过直面沟通,搭建企业与政府部门、专家学者、IT服务商的桥梁,聚焦共赢,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合作,共享发展机遇,开创人类社会更加智慧、美好的未来。
        参加会议的嘉宾有工信部信软司两化融合推进处处长王建伟,中国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柏东海,四川省国资委巡视员李继郁,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原副主任张国斌,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吴显名,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勤,四川省企业联合会信息工作委员会理事长何林虎,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张黎明,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小组副组长刘守培,泸州老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良,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严虎,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海轮,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万涛,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阳丹,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吴高见,四川海大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樊建强,四川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功勋,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决策层/总经济师易图吉,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向建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江,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连成,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业荣,宏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德山,中国电信四川公司政企部总经理杨斌,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晓杨,川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安栋,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总经理宋世彬,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王勇,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剑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四川省分行科技信息部副总经理张耕华,攀枝花商业银行首席信息官兼科技部总经理杨虹,宜宾普什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商业机器有限公司,卡巴斯基,北京书生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汇翼信息,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等。下面,请各企业就“人工智能下的“两化深度融合”会议主题自由发言。
 
        宜宾天原副总裁李剑伟:宜宾天原集团信息化建设启动较早,已有20余年,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信息化在几年前还处在不易被企业和企业管理者理解和深入接受的层面,领导层和用户都对自身对信息化的需求理解不明确、不到位,是信息化难以发展并在企业应用的主要阻力。以我的实践经验来讲,如何快速协同需求方和供应方之间的关系,如何解决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目前西部一些信息化还不够深入发展的企业需要讨论的问题。我认为,在企业中推行信息化,第一需要冒险精神,第二需要试验精神,如bat,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都是具有很强的冒险与试验精神,才走在了市场的前列。我们企业家,也应该炼就和发扬这两种精神,才能带领我们西部的企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通威集团副董事长严虎:首先我代表四川的民营企业汇报下公司两化融合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心得体会。通威集团主要经营两大产业,一是跟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养殖产业,第二是光伏产业。集团一直坚持实业报国的经营理念,坚持发展高端制造业的战略规划,在近几年经济转型过程中实现了高速发展,国内外已有150家分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集团在光伏产业和多晶硅产业都做到了全国乃至全球前列,电磁片质量、成本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次信息化升级:1、生产电子化 2、erp等工具的引入 3、oracle的应用。2014年公司提出“互联网+水产”的战略规划,在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水平上都得到了质的提升,解决了C2B的延伸和养殖过程中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通过对B2B的优化,解决了网上交易的问题,通过“通威生活”手机APP,解决了B2C的问题,实现了养殖全过程管理。应用人工智能,建立水产养殖系统,全面集约化规模化智能化管理,加强了饲料生产环节智能化升级,工厂无人化,解决了企业对人的依赖,全面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光伏的环节,集团跟华为等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发、利用新兴科技成果,全面使用无人机监管,实现远程监控、维护。在公司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我有两点体会:1、任何时候企业的发展都要依靠技术创新 2、如何将生产与信息化、数据结合起来,实现全过程管理、保证食品安全,是我们食品生产企业需要花精力去研究,并且需要去履行的责任。
        中国电信四川公司杨斌:多年前很多企业家提出的愿景(远程控制、信息及时传输等),都现在都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四川电信信息化发展过程也走过了和正在进行电子化-信息化-人工智能三个阶段。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深刻印象可能始于alphago,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未来一定是人工智能的天下。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中国电信致力于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通道,人工智能的强大计算、处理能力都需要通道来实施实现,把通道做强,给企业提供云存储等多元服务,是我们电信的使命。在通信服务方面,我们也在加强家庭电信的产品研发,加强研究智能化操作模式,给民众带来更便捷、更智慧的生活方式。在此我也号召在座的各位企业家,多交流沟通,加强合作,一起为两化融合、国计民生作出积极贡献。
        泸州老窖集团董事长张良:2000年泸州老窖在行业内成为第一家实施办公智能化(与新浪、英特尔、中国移动合作)的企业,也是行业内第一家应用SAP的企业。近年来,公司的信息化进程反而慢下来,进入“滞涨”阶段,究其原因后得到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1、信息化在企业是“一把手工程”,怎样让一把手成为信息化应用方面的能手,深刻认识到智能化的重要性,了解市场上社会上信息化发展到什么程度,推动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工作才能得力、方便、高效的开展。2、像省企联这样的社会组织,可以加强“企业家能手(信息化)”培训,从骨干企业开始,建立信息化学习组织,推动前沿的信息化咨询在企业家中的普及,建立轮值制度,让企业家一起交流、分享信息化知识,建立示范标杆,组织广大企业参观考察学习。3、政府或社会组织,建立一个专门的、专业的组织或机构,利用信息化帮助企业解决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管理效率,渡过发展瓶颈。
        帆软软件张建飞:我们是一家专业的数据分析公司。公司的使命就是让企业管理者感受到数据的价值,并利用数据进行公司管理。数据分析的意义在于:让数据产生价值。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会产生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都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不少企业管理者不擅长信息化、数据化管理方式,看不懂数据透露的问题,从数据中找不到有价值的信息。我们能提供的服务,就是通过对企业数据的处理、分析,去伪存真,去冗存精,让企业管理者能够看懂数据、利用数据进行管理。我们大家也可以多交流与反馈,探讨数据分析的问题,给我们也给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有用的信息。
        宏达集团副总裁刘德山:公司信息化也经历了三阶段:电子化-信息化支撑业务运营-全面推行信息化的普及。宏达集团是工业起家,涉及矿业、建筑、金融、旅游,集团内部信息化水平里稂莠不齐,传统工业、矿业信息化水平不高,金融、信托等发展水平相对较好。目前集团的发展目标是把信息化和传统工业深度融合,在内外部都成立专家库,互利共通,协调发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招标,加大投入,动态优选,推动公司信息化建设,再从制度、流程等方面去完善,确保信息化的深入落实。在这里我希望在信息化招投标、智囊、供应商推荐、人才培养上得到各方的支持与建议,也在信息化建设中如何规避道德风险、廉洁从业的问题上多多探究。
        四川长虹控股集团副总工程师阳丹:长虹的信息化建设已深入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应该说信息化、智能化程度相对是比较高的。公司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虽然各个板块已实现智能化或接近智能化,但板块之间难以融合共通,延伸性不够,资源的价值没有最大化发挥出来。信息化只是一个手段和工具,真正发挥作用的是数据,企业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标准流程,最大限度的利用数据的价值。长虹已开始向Psd融合的阶段发展,开始探索“去erp”化管理,更多的是去实现云端化:1、发展半开放云-通过业务、数据方面的协同降低公司生产成本。2、全开放云-余消费者无缝链接,开放个性化定制(大规模定制)。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副总经理李海轮:四川九州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军民融合发展的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通过近几年对信息化的加大投入发展,工艺上设计上已实现较高的信息化水平,生产线已引入先进的数控机床,但管理上还在“进行时”。“十三五”期间,希望能够实现信息化集团管控,在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发展“智能制造”。信息化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软实力的关键因素,老国企、军工等企业,对信息化的主动需求还不是特别明显,领导层对信息化的敏感度还有所欠缺,导致了咱们一些企业技术水平发展相对缓慢。而不同行业企业的架构、流程都不一样,怎样结合实际,让信息化“本土”落地,希望在这里跟各企业、专家学习、交流。
 
        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业荣:目前信息化、智能化的各种概念十分火热,但应用率不高,企业如何更有效的用信息化提升企业管理效率还有待探讨。公司在2014年首次提出建设“智慧大渡河”的概念,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平台,不断调整企业组织构架、规章制度去适应技术水平的提升和管理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加强了风险管控和人力资源管理,例如利用机器人巡检等方式,解决山区水电开发工地上人力缺乏的问题。我认为,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也是全员工程,要把“一把手快乐”转变为“全员快乐”,全民参与,利用信息化减轻员工的体力劳动耗费,将更多的精力参与到管理上去,如在生产环节实现自动化,尽量减少人的机械劳动,标准化生产流程,让生产变得可控、可靠,降低人工成本。公司推崇“知识共享”的管理思路,意在打通人与人的关系,通过私有云等方式推进人与人的交流,充分发挥出人在管理上的活力和潜力,让信息化、智能化真正的落实到人的头上,实现良性循环。 
        四川大学商学院书记张黎明:前几天九寨沟地震,机器人25秒速报,就是典型的人工智能应用。两化融合促进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状况。最近两年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在给成飞做一个关于流程优化的课题。在辅导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公司信息化程度比较高,数据也很丰富,但信息之间的衔接不够,有交叉也有空白。这是一个普遍的状况,中国的智能化发展基础很好,但融合过程中有些障碍。如何让“一把手快乐”变成“系统融合优化”,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人工智能发展到现在,在多大程度上能代替人工?人的智慧是否也能被替代?在未来人工智能高度发达的时候,肯定会带来失业率的剧增和行业的重新洗牌。我认为,只有做颠覆性、跨界的东西,让“人”的智慧更多的发挥,实现“融合优化”的产业、企业会在未来更有发展性。
         Ibm数字化销售吴军:岁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各行各业都会开始思考企业运作的方式、管理思维的改变。技术颠覆在这十几年给经济社会带来了很大变化,不少不能适应改变的企业已消失。企业的商业战略已与技术密不可分,企业在信息化投资时应思考:1、如何用更加智能的应用、手段提升服务水平2、如何加快数据智能3、如何优化信息化基础设施(云的运用)。IBM现在在为企业做四维度的管理架构,这里讲一下供参考:这四个维度是“人工智能为核心-数据运用-云运用-应用程序/人工智能程序”。企业不需要从头开始,可以直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优化,变成新的、适应市场发展的管理系统。想第一时间知道1573最近的销售状况?大渡河流域水电站建设对天气的影响?地震相关的信息?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去获取。IBM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最近在医疗领域,特别是研究癌症肿瘤治疗、早筛早查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绩。在这里我代表IBM对省企联一直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助推我们与各行各业的企业进行了多次、深入的合作,也希望我们能继续加强合作,积极为各行各业解决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企业增强智能化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
        吴显名:大家讨论了各自企业发展过程中信息化建设经验,畅谈了很多感想、感受,提出了很多建议,特别是对协会、信息化工委提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议,例如抓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个企业代表也介绍了企业的需求,表达了希望能更加便捷、智能化管理好企业的愿望。这次讨论很热烈,大家发言很积极,收货颇丰。通过讨论,政府-服务商-企业之间加强了交流,为以后更加深入的交往开了个好头。作为企业家,一定要具有创新精神,人工智能将给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带来颠覆性的改变,是不可逆的市场发展趋势,每个企业家一定要充分认识和重视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在前人的基础上,实现换道(弯道)超车,共同推动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下午还有更精彩的内容,请大家期待。